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大鼠长期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模型中微导管体外端的保护装置,并证明其有效性.方法 24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2)和应用装置组(n=12),术前1d和术后第1、3、7天行转棒和热水甩尾试验,检查置入装置对大鼠运动及感觉神经功能影响情况.计数术后大鼠导管保留情况,利多卡因试验证实导管性能.结果 本次试验两组大鼠术后均无死亡及明显瘫痪情况;术前及术后1,3,7 d转棒实验及热水甩尾实验均未见两组明显差异(P >0.05,独立样本T检验,);对照组体外导管末端在术后几天内被损毁或拔出无法进行进一步实验,术后第7天应用装置组所有导管末端仍保持完整,利多卡因实验显示导管功能良好(P>0.05X2检验).结论 该装置可有效保护置入大鼠腰蛛网膜下腔导管的体外端,非常适用于需要长期反复腰蛛网膜下腔注射的研究.
推荐文章
Microspinal导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中的应用
蛛网膜下腔
大鼠
Microspinal
PE-10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中心静脉导管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值
磁共振FLAIR序列在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磁共振成像
液体反转恢复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导管体外端保护装置在大鼠长期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模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保护装置 蛛网膜下腔置管 大鼠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分类号 R331|R332
字数 26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1.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152 715 12.0 18.0
2 魏俊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18 92 7.0 8.0
3 冯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17 40 4.0 5.0
4 包新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7 28 3.0 5.0
5 郭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3 23 2.0 3.0
6 杜世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3 2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装置
蛛网膜下腔置管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