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福建省将乐县为我国陶氏颚口线虫病典型流行区,野猪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率高达59.6%(140/235),强度为1~28条虫。在28℃水温下,成熟虫卵经7~8d发育成为第一期幼虫的虫卵,第一期幼虫有鞘膜;虫体停留于卵内经2d行一次蜕皮,蜕皮后孵出带鞘的第二期幼虫;这种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穿过肠壁进入血腔生长发育,经12d发育成为早期第三期幼虫,即在剑水蚤中再行一次蜕皮发育为早三期幼虫。
推荐文章
将乐县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及防控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
监测
防控
将乐县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
猪附红细胞体病
姬姆萨染色
阳性感染率
异尖线虫病研究进展
异尖线虫病
简单异尖线虫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免疫刺激
过敏原
台湾海峡异尖线虫病病原线虫幼虫的rDNA序列分析
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
rDNA
序列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将乐县野猪陶氏颚口线虫病流行现状调查及虫卵发育至早期第三期幼虫的试验观察
来源期刊 福建畜牧兽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将乐县 野猪 陶氏颚口线虫 流行状况 调查 发育 试验观察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分类号 S858.282.7
字数 35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4331.2011.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开铅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 17 50 4.0 6.0
2 李莉莎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 58 336 10.0 15.0
3 张榕燕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 43 177 8.0 11.0
4 陈月香 2 2 1.0 1.0
5 杨发柱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 15 106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将乐县
野猪
陶氏颚口线虫
流行状况
调查
发育
试验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畜牧兽医
双月刊
1003-4331
35-1103/S
大16开
福州市鼓屏路183号
34-8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5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3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