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数码相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等仪器,对某参与钢管轧制后失效报废的限动芯棒进行了解剖分析,对失效芯棒的各种表面缺陷进行了观察和分类,并探讨了缺陷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限动芯棒经过轧制后产生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片状脱落、网状裂纹、沟状缺陷和环状裂纹等,高温氧化和高温磨损是限动芯棒表面失效的主要原因;在轧制初期,芯棒头部和中部表面的镀铬层被磨损,随后形成氧化膜,氧化膜在压力、摩擦力及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起泡乃至开裂、脱落;裂纹首先从表面萌发,逐渐向芯棒心部扩展、交汇,在摩擦或内应力的作用下极易脱落,甚至形成大面积的严重磨损;芯棒表面的网状缺陷或大面积的氧化膜剥落进一步恶化,裂纹逐渐变宽,伴随着表层的块状脱落,形成了较深的磨损沟,并且在高温、润滑剂以及腐蚀液的作用下,沟状缺陷的内表面发生氧化,这些氧化皮的破裂和脱落加速了裂纹的扩展和局部脱落,因此当限动芯棒表面出现沟状缺陷时,意味着其失效速度将明显加快。
推荐文章
热轧无缝钢管用芯棒的类别与特点
热轧
无缝钢管
轧管机
芯棒
运行方式
变形原理
热轧钢管表面三维缺陷检测方法探讨
无缝钢管
点坑缺陷
检测
三维成像
Φ820mm限动芯棒精密轧管机组的研发与应用
大直径无缝钢管
新型锥形辊穿孔机
限动芯棒精密轧管机
定径机
穿孔
产品精度
限动芯棒在线速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无缝钢管
连轧
限动芯棒
速度模型
线性规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轧钢管用限动芯棒表面失效形貌分析
来源期刊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限动芯棒 表面失效 高温氧化 高温磨损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2-6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1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占中杰 6 7 1.0 2.0
2 陈伟 3 1 1.0 1.0
3 徐锟 5 2 1.0 1.0
4 沈新群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限动芯棒
表面失效
高温氧化
高温磨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月刊
1001-4012
31-1338/TB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4-1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61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