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油田常规环状掺水集输流程特点,分析常规流程的掺水量与掺水温度、系统总能耗之间的关系,找出常规流程存在的节能“瓶颈”,借鉴地下埋管换热器“热短路”现象,提出新的环状掺水集输流程,建立2种环状集输掺水环路的能量平衡模型.结果表明:(1)掺水量增加,环路温度降低,联合站掺水温度越高,环内温度波动越大;掺水温度高,系统能耗大,掺水量低,掺水量和系统能耗随着温度变化曲线存在交叉点.(2)常规流程的节能“瓶颈”是考虑保证联合站回油温度时,需使计量间回油温度高于联合站回油温度,从而使计量间内各环回油温度不低于联合站回油温度.(3)新的环状集输掺水环路使满足系统运行的掺水量和系统总能耗减小,计量间内环路回油温度降低,计量间环路能耗减小20%左右.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油田环状掺水集输流程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推荐文章
三相流环状集输管网能量利用优化研究
三相流
环状集输管网
能量利用
总能耗
优化
环状掺水集油系统能耗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环状掺水集油
能耗
温度
掺水比
单管环状掺水流程降温集输运行实践与分析
降温集输
节能降耗
油田
集输系统
油井集输掺水方法探讨
原油集输
输送温度
计算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短路效应减低环状掺水集输流程能耗方法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环状掺水集输 节能“瓶颈” 热短路现象 掺水量 回油温度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分类号 TE832|TU863
字数 27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107.2011.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国忠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6 160 7.0 10.0
2 李栋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11 177 6.0 8.0
3 齐晗兵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65 12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状掺水集输
节能“瓶颈”
热短路现象
掺水量
回油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4107
23-1582/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14-9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1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