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过渡金属Cu、Co、Ni和Fe对Ce-Zr固溶体(CZO)进行掺杂改性,采用CO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对其进行活性评价,考察过渡金属种类、掺杂量和掺杂方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过渡金属掺杂Ce-Zr固溶体,低温还原峰温度值越低,表面氧反应活性越高,催化剂活性越大,Cu掺杂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共沉淀法与浸溃法制备Cu-CZO相比,Cu在共沉淀法制备的Cu-CZO中分散得更好,活性更高.Cu掺杂量占金属总物质的量30%时,有活性较小的单相CuO生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掺杂量占金属总物质的量1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T50和T90分别比CZO降低了294℃和378℃.
推荐文章
铈锆固溶体的制备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
硝酸铈铵
前驱体
铈锆固溶体
直接阴离子交换法
金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氧化
异质金属离子掺杂对铈基固溶体催化性能的影响
离子掺杂
铈基固溶体
分散
催化
活性
稳定性
稀土改性铈锆固溶体的制备及表征
铈锆固溶体
稀土改性
比表面积
储氧量
纳米级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铈锆氧化物固溶体
交联粘土
三效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过渡金属掺杂铈-锆固溶体催化剂制备及其评价
来源期刊 工业催化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催化化学 铈锆固溶体 铜掺杂 CO催化氧化 共沉淀法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催化剂制备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分类号 O643.36|TQ426.6
字数 2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1.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阳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7 190 7.0 13.0
2 刘怀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 2 1.0 1.0
3 吕晓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化学
铈锆固溶体
铜掺杂
CO催化氧化
共沉淀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催化
月刊
1008-1143
61-1233/TQ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西北化工研究院
52-20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418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