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神东矿区西部井田含煤地层延安组普遍为下白垩统志丹群所覆盖,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志丹群在矿区中的水文地质意义和矿井充水特征.文章以神东矿区寸草塔矿为例,研究了志丹群地下水富存规律、补径排特点、突水特征和保水开采条件.研究表明寸草塔矿志丹群平均厚度58.4m,弱~中等富水,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与排泄受地形地貌控制,井田存在潜在志丹群突水危险;加强志丹群地下水赋存规律探查,充分利用下伏于志丹群的、平均厚度70.7 m的中侏罗统直罗组隔水屏障,是寸草塔矿实现志丹群保水开采的重要前提.
推荐文章
榆神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多因素影响 规律及保水采煤分区
榆神矿区
多因素影响
导水裂隙带
采煤分区
保水开采
从庞庞塔井田富水性分析矿井充水条件
富水性
充水条件
充水水源
底板扰动破坏
富水砂层条件下偏压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研究
富水砂层地区
偏压基坑
深基坑工程
现场监测
富氧/水–氧条件下准东煤熔融特性研究
准东煤
熔融特性
富氧气氛
水氧气氛
热台实验
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寸草塔矿志丹群富水与保水采煤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寸草塔矿 侏罗系煤田 志丹群 直罗组 充水特征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2-367
页数 分类号 TD7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长申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14 283 7.0 14.0
2 白海波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4 1439 20.0 37.0
3 徐会军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184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50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79)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寸草塔矿
侏罗系煤田
志丹群
直罗组
充水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64
32-1152/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内
28-7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0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