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在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17种进行试验,阳性对照用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分别对835例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等疾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大于3种过敏原阳性者和/或强阳性者为高敏感者.结果 619例阳性(阳性率74.13%),高敏感者336例(40.24%),阳性率前五位的变应原分别为粉尘螨(58.44%)、屋尘螨(54.25%)、霉菌Ⅰ(32.81%)、霉菌Ⅱ(27.31%)、树Ⅰ(19.04%).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呈阶梯状下降趋势(P<0.01).荨麻疹(83.29%)与丘疹性荨麻疹(80.14%)对变应原反应阳性率较高.结论 粉尘螨和屋尘螨是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最主要的变应原,许多患者可以对多种变应原产生过敏,可以出现强阳性,点刺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可以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避免接触相应过敏原和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推荐文章
276例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吸入性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皮肤点刺试验
吸入性变应原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态反应性疾病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83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3,47
页数 分类号 R446.62|R593.1
字数 19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11.01.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病与性病
双月刊
1002-1310
53-1082/R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新村243号
64-6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7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