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术前给予60 mg/(kg·d)的依达拉奉灌胃,共3 d.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脑梗死灶体积显著缩小,血清NSE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依达拉奉预处理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IL-1β和TNF-α表达,保护脑组织.
推荐文章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辛伐他汀预
Fas蛋白
凋亡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凋亡诱导因子
凋亡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
预处理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来源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2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2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世政 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90 472 11.0 17.0
2 梅利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8 4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双月刊
1004-1648
32-1337/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28-20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