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透明骨骼染色法,观测了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skii 比较完整的骨骼系统,对其各部分骨骼组成、形态和位置作了详细的描述,为麻蜥属的分类及演化提供骨骼方面的基础资料.其骨骼可分为中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和附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前肢骨和后肢骨).其头骨旱三角形,眼窝与颞窝相通,不完整.颈椎8枚,胸椎5枚,腰椎13枚,荐椎2枚,尾椎44-45枚.与已报道的蜥蜴物种骨骼特征相比较,发现其前肢腕骨部位、尺骨和桡骨远端中间具1枚骨化不完全的籽骨-介间骨;在前肢腕骨与掌骨的腹面,有2块平面不规整四方形的掌籽骨,位于连接腕骨与各掌骨的韧带中间;在后肢股骨远端的关节内侧与髌骨相对的位置存在1粒籽骨,为股腓侧豆状骨;跗骨腹面下方有1枚三角形籽骨-跗籽骨.
推荐文章
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
栖息地
荒漠化
蜥蜴
群落组成
密点麻蜥与荒漠麻蜥间渐渗杂交的形态证据
密点麻蜥
荒漠麻蜥
杂交个体
形态差异
渐渗杂交
基于WebGL技术的人体骨骼解剖教学应用研究
WebGL
骨骼解剖
医学教学
三维可视化
交互学习
四种蜥蜴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草蜥
丽斑麻蜥
捷蜥蜴
胎生蜥蜴
血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荒漠麻蜥骨骼系统的解剖及与相近科属蜥蜴骨骼特征比较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荒漠麻蜥 骨骼系统 头骨 比较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资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1-927,封2
页数 分类号 Q959.6|Q954.54
字数 93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11.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跃招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63 878 16.0 26.0
2 万宏富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4 20 2.0 4.0
3 郭宪光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6 10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麻蜥
骨骼系统
头骨
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