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根据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理念,研究外部荷载作用下锚索锚固段各单元体中的荷载分布特征与有效受压锚固长度,为压力分散型锚索的锚固支护提供设计依据.试验锚索全长为32 m,锚固段长为18m,各单元体长度均为4.5 m,通过在锚索锚固段安装微型高灵敏度应变传感器的试验方法,得到锚索锚固段的荷载传递规律与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依据现有锚索规程中对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张拉方法,锚索各单元体并未起到均匀分担外部荷载的作用.随着外部荷载的逐渐增大,位于锚固段中间部位的第2单元体与第3单元体的受荷值要明显高于两端第1单元体与第4单元体的受荷值.锚索锚固段也并不是完全处于轴向受压状态,且各单元体的有效受压锚固长度也并不相等,第1~4单元体有效受压锚固长度分别为1.5、2.9、2.8、4.5 m,有效受压锚固长度整体分布特征表现为第1单元体<第2单元体<第4单元体,而第2单元体与第3单元体的有效受压锚固长度相近.
推荐文章
拉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荷载传递机制
岩土锚固
拉力分散型锚索
界面剪应力
传递机制
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受力特性分析
压力分散型锚索
受力特性
黏结应力
弹性解
拉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荷载传递机制
岩土锚固
拉力分散型锚索
界面剪应力
传递机制
拉压分散型锚索锚固机制及工程应用研究
拉压分散型锚索
内锚固段受力机制
设计方法
工程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荷载分布特征的现场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压力分散型锚索 单元体 受荷值 有效受压锚固长度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1-3565
页数 分类号 TU3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1.1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观宝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115 1713 23.0 37.0
5 高彦斌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64 475 12.0 20.0
9 马冬梅 5 50 3.0 5.0
10 何志宇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4 39 4.0 4.0
14 仲伟涛 3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力分散型锚索
单元体
受荷值
有效受压锚固长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