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危重患者胸腔积液超声精确测量的新方法 .方法 选择收住急诊ICU的危重患者46例,应用超声在平卧位、呼气末测定胸腔积液的高度(H)、中间层积液的面积(S)和在后背正中线、腋后线处的厚度(T1、T2),以H×S估算胸腔积液量(Vc),胸腔置管充分引流获取实际积液量.分析胸腔积液实际量与积液高度、厚度、面积及估算量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指标和方法 估算积液量的准确性.结果 在总组和各亚组中,胸腔积液实际量与S、(H和S)、Vc的相关性明显好于T1、T2和H.超声测量新方法 获取的估算量与实际积液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778,P<0.001),而且非常接近实际积液量(平均相差56 ml),尤其在积液量<500 ml时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17±94)ml对(402±95)ml,t=1.095,P=0.28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均表明,以H、S、T1、T2预测实际积液量>500 ml、400 ml和300 ml,其中以S最为可靠,其阈值分别为30.3 cm2、28.3 cm2和23.1cm2,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7和0.88,0.72和1.0,0.95和1.0.结论 基于积液面积测定基础上建立的胸腔积液超声新测量方法 较传统方法 更可靠和精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测定技术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危重患者胸腔积液超声测量新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胸腔积液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3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4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1.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检查
胸腔积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月刊
1004-4477
13-1148/R
大16开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18-13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81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