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嵌段聚合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铝和氯化钴为无机先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铝酸钴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具有单一的尖晶石型结构,利用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测定仪测得不同焙烧温度样品的比表面积,发现700℃焙样品比表面积最大,其比表面积为59.3E/g,孔径为10.8nm。紫外可见光谱仪测示表明纳米铝酸钴样品为明亮的蓝色,在545nm、585nm和625nm处有三重吸收峰。
推荐文章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钴尖晶石
蒸发诱导自组装
尖晶石
介孔铝酸钴
纳米材料
介孔氧化铝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介孔氧化铝
复合模板剂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溶胶-凝胶法合成铬酸铜
CuCr2O4
柠檬酸
溶胶-凝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铝酸钴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尖晶石 纳米铝酸钴 介孔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13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东江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129 434 9.0 14.0
2 马松艳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124 425 10.0 14.0
3 田喜强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70 224 8.0 12.0
4 田军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45 189 7.0 12.0
5 董艳萍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64 186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胶-凝胶
尖晶石
纳米铝酸钴
介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半年刊
1005-023X
50-1078/TB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55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