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和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在鉴别诊断CA与BP中的意义,推测其在CA与BP向不典型增生及肿瘤转化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外阴病理活检确诊为CA与BP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IMS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分析p16蛋白表达,以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结果,并与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结果:28例病理确诊为CA患者的病变组织,p16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41.330%±3.823%;28例病理确诊的BP患者的病变组织,p16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55.520%±3.638%;对照组10例正常包皮组织,p16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26.990%±0.80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A和BP病变组织中存在p16的异常表达,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导致细胞周期紊乱,继而导致非典型增生的发生,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尖锐湿疣、鲍温样丘疹病与Bowen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鲍温样丘疹病
尖锐湿疣
Bowen病
诊断,鉴别
p16蛋白在预测尖锐湿疣癌变中的应用
蛋白质
p16
尖锐湿疣
非典型增生
癌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16在尖锐湿疣和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鲍温样丘疹病 免疫组织化学 p16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6-748
页数 分类号 R752
字数 2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11.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金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145 538 11.0 16.0
2 林尽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25 50 4.0 5.0
3 金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8 13 2.0 3.0
4 杨永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21 70 5.0 7.0
5 杜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15 23 3.0 4.0
6 梁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12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尖锐湿疣
鲍温样丘疹病
免疫组织化学
p1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