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三聚氯氰的可控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2个萘荧光团和1个1,8-萘酰亚胺荧光团的新型荧光分子C41H34N6O4(简称NCBNT),通过FT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NCBNT的结构.NCBNT的优化合成条件:以二氧六环和水(体积比1.5∶1.0)为溶剂、采用的碱为NaOH、n(N-正丁基-4-(2′-氨基)乙基氨基-1,8-萘酰亚胺)∶n(2-氯-4,6-二(2-萘氧基)-1,3,5-三嗪)=1.2∶1.0,室温下搅拌30 min,再升温至80℃反应48 h.NCBNT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35 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4L/(mol·cm),最大发射波长为521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342.研究了NCBNT与曙红Y之间的能量转移以及萘荧光团在能量转移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均为2.5×10-5 mol/L的NCBNT和曙红Y共存于DMF溶液中时,NCBNT可将吸收能量的86.8%转移给曙红Y,使曙红Y的荧光强度增强10.1倍,这一荧光增强效果部分来自萘荧光团的贡献.
推荐文章
曙红Y-藏红T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亚硝酸盐
曙红Y
藏红T
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
亚硝酸盐
碳点的制备及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碳点
量子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纳米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术及其新进展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术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寿命
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术
吖啶橙-曙红Y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镍
吖啶橙
曙红Y
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其与曙红Y的能量转移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三聚氯氰 荧光分子 1,8-萘酰亚胺 曙红Y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测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1
页数 分类号 TQ323.42
字数 3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可达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聚氯氰
荧光分子
1,8-萘酰亚胺
曙红Y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