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一生致力于研究、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之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代表作之一。《大众哲学》之所以成为大众的哲学,其历史经验在于,运用通俗化的写作手法,避开高深理论:抓住了时代特点,反映现实需要:密切联系群众实际。正由于此书的影响,千百万在黑暗中徘徊摸索前进的青年才看到光明,才奔向革命圣地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因此,研究《大众哲学》的历史经验对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现实启示。
推荐文章
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阶段
浅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生
途径
试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科学内涵
必然性
实现路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大众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西安社会科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B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明芳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社会科学
双月刊
大16开
西安市西影路568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3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7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