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试验条件下观察和比较激光对静脉壁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病理学检验;检测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后患者在1、3、5、7d血凝状态变化.结果 静脉腔内半导体激光治疗后静脉壁全程均可见明显碳化,局部有全层穿孔,内膜剥脱破坏,细胞轮廓丧失,纤维蛋白沉积,许多区域呈现明显的空泡和水肿,胶原纤维水肿和腊样改变,内膜局部可见凝固性坏死;在激光功率小于10 W、作用介质为0.9%的氯化钠溶液时,不能引起静脉壁全层明显病理学改变;连续发射模式比脉冲发射模式引起静脉壁损伤更均匀分布于全程;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后血凝状态没有明显改变,D-dime在术后1、3、5d明显升高.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后作用静脉内血栓形成,但是最终闭锁静脉的主要原因是激光组织汽化作用引起静脉壁全程热损伤,导致静脉壁蛋白质或酶变性失活,破坏静脉壁结构,损伤的静脉壁纤维化修复、收缩闭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时,激光对静脉壁作用主要与功率有关,而与波长无关;功率应大于10 W;治疗静脉内应充满不凝血液;连续发射模式优于脉冲发射模式.
推荐文章
激光技术辅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激光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
激光
大隐静脉曲张
护理
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机制研究进展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男(雄)性
综述
大隐静脉曲张静脉腔内激光术与剥脱术疗效比较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术
剥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光对静脉曲张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激光 静脉 生物学效应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5-808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1.1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
静脉
生物学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