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山薯无菌组培苗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蔗糖浓度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蔗糖浓度(87.7 mmol/L)促进山薯组培苗增殖及试管薯的发生,较高蔗糖浓度(233.9 mmol/L)促进山薯试管零余子的形成及不定根的发生;蔗糖浓度的大小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是通过提供代谢底物和参与调节培养基溶液渗透压共同作用来实现,且碳源底物与培养基溶液渗透压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阀值效应.
推荐文章
山薯组培苗继代培养基配方筛选
山薯
继代培养
增殖系数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活性炭
山薯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山薯
茎段
瓶内生根
瓶外生根
微型薯
山薯组培苗继代培养基配方筛选
山薯
继代培养
增殖系数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活性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蔗糖浓度对山薯组培苗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山薯 蔗糖浓度 试管薯 试管零余子 碳源效应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5-1329
页数 分类号 S632
字数 3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1.07.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华兵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7 239 9.0 13.0
5 杨丽涛 广西大学农学院 104 2019 23.0 40.0
6 李俊玲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6 28 3.0 5.0
7 闭志强 广西大学农学院 1 13 1.0 1.0
8 李杨瑞 广西大学农学院 95 1709 21.0 3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45)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薯
蔗糖浓度
试管薯
试管零余子
碳源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