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对合缝合与内翻缝合消化道吻合口微循环及组织愈合过程.方法 将成年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距Trietz韧带以远20 cm和40 cm处分别完全切断小肠,行端端吻合,A组在20 cm处吻合口采取对合缝合法,40 cm处吻合口行内翻缝合法;B组则在20 cm处吻合口行内翻缝合法,40 cm处行对合缝合法.于术后3、7、14及28 d进行活体肉眼观察并检测吻合口微区血流和增生毛细血管数量,评估炎性反应、胶原增生、黏膜上皮及平滑肌修复情况.结果 活体肉眼观察两组吻合口均无出血、裂开、渗漏以及肠梗阻和腹腔脓肿.对合缝合吻合口各层组织对合严密、整齐,炎性反应轻,创面符合I期愈合;内翻吻合口组织错位,对合不良,炎性反应较重,创面接近Ⅱ期愈合.两种缝合方法术后3 d吻合口处即可测得吻合口局部微区血流,并见微血管增生;7 d开始微区流速加快,微血管增生明显;至28 d,对合缝合吻合口微区血流和微血管分布达到正常水平,但内翻缝合吻合口仍低于正常水平.术后各个检测时间点,对口缝合吻合口微区血流、毛细血管计数、炎性反应积分、黏膜上皮细胞再生积分及平滑肌厚度均高于内翻缝合吻合口,胶原组织密度低于内翻缝合吻合口(P<0.05).结论 采用对合缝合法,吻合口局部微循环重建和各期组织修复均优于内翻缝合法.
推荐文章
器械缝合消化道术后吻合口及缝合口瘘的防治
器械缝合
消化道
吻合口及缝合口瘘
外翻缝合进针操作完成消化道前壁内翻缝合39例
缝合技术
消化道内翻缝合
吻合口出血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双吻合器联合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
全系膜切除术
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
会阴切口皮内缝合与常规缝合的效果对比
会阴切口
皮内缝合
间断缝合
快薇乔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合缝合与内翻缝合消化道吻合口微循环及愈合过程的对比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消化道吻合 对合缝合法 内翻缝合法 微循环 组织修复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34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1.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华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73 391 10.0 15.0
2 刘征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20 165 8.0 12.0
3 李惠珍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2 23 2.0 2.0
4 AHMED Aqeel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化道吻合
对合缝合法
内翻缝合法
微循环
组织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