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特性有关,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特性及采出液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后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与原油长时间反应后得到的水相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变化不明显,水相与模拟油乳化后所形成的O/W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NaOH与原油反应1d后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O/W乳状液稳定性均大于未反应的模拟油,而NaOH与原油反应10 d后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O/W乳状液稳定性均小于反应1d所得到的油相.
推荐文章
大庆油田N区三元复合驱油试验的研究与评价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
矿场试验
乳化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布井方式研究
三元复合驱
井网
井距
数值模拟
注采能力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层动用技术界限研究
动用技术界限
渗透率界限
厚度界限
二类油层
三元复合驱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合理井网井距研究
复合驱动
数值模拟
动态
特征
分析
井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浊度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三次采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8
页数 分类号 TE357.46+3
字数 42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1.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远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74 962 17.0 26.0
2 林梅钦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79 960 17.0 27.0
3 翟会波 4 17 2.0 4.0
4 徐学芹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4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Zeta电位
浊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