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淮南煤田的地质情况、煤系地层的分布和岩性特征,研究了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并进行了测试,对地震物理模型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得出地震物理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地震数值模拟技术制作了淮南煤系地层地震数值模型,分析研究了不同充填物的孔洞地震响应变化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田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的关键是低速煤层和裂隙带的模拟制作;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作为指导煤田地震勘探,认识煤田地震波场特征有明显意义.地震探测可以检测孔洞,不同孔洞会引起地震波场绕射和反射特征的明显差异.由于目前国内外地震物理模实验主要还是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上,而在煤田勘探领域尚不多见,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意义.
推荐文章
深部流体与地震成因的研究
地震成因
深部流体
流体压力
矿物相变
粉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物理力学性质
试验
静力触探
重塑粉状煤系土
抗剪强度
井间地震物理模型及测试应用研究
井间地震
物理模型
高速体
低速体
数据采集
质量控制
白云凹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结构特征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地球物理场
地壳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部煤系地质条件地震物理与数值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物理模型 地震数值模型 模型制作 数据采集 处理 孔洞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8
页数 分类号 P631.4
字数 49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1.08.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桃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110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物理模型
地震数值模型
模型制作
数据采集
处理
孔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11-3033/TD
大16开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2-56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9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