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采用完全混合湿式厌氧发酵方法,对餐厨、粪便及芦苇3种物料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餐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餐厨加入量对这3种物料混合厌氧发酵影响显著.适当增加餐厨比例,有利于产气率的提高,但随着餐厨比例的增加,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增加明显,较容易出现"酸化"现象而影响产气效果.粪便、芦苇与餐厨湿重比为7:2.5:3时,产气效果最佳,最高容积产气率为1118 mL·L-1·d-1,平均甲烷含量为64.6%,COD去除率达到68.56%.随着餐厨比例的增加,NH3-N含量逐渐增加,但未对厌氧消化产生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
餐厨垃圾
高温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氨氮
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餐厨垃圾
生物质能
联合厌氧消化
污泥
C/N比
青岛市餐厨垃圾与菜市场垃圾混合高温厌氧消化研究
餐厨垃圾
菜场垃圾
混合高温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氨氮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研究
餐厨垃圾
两相
厌氧消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粪便、餐厨及芦苇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餐厨含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餐厨 猪粪 芦苇 混合厌氧消化 沼气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1228
页数 分类号 S21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列宇 35 302 10.0 16.0
2 席北斗 287 5867 42.0 60.0
3 夏训峰 72 867 17.0 24.0
4 胡翔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65 1019 19.0 29.0
5 曾凤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30 2.0 2.0
6 李晓光 8 53 4.0 7.0
7 张众磊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餐厨
猪粪
芦苇
混合厌氧消化
沼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