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HSS油田为低渗透砂岩油藏,H1油层组属于二叠系平地泉组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岩石学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H1油层组主要为浅灰色细砂岩,其次为少量的中砂岩和粉砂岩;储层物性较差,为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黏土矿物对储集层物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结合沉积微相研究,通过计算渗透率级差(JK)、渗透率变异系数(VK)和渗透率突进系数(TK)得到储层表现出强非均质性.沉积环境、粒度、填隙物和沉积相控制了储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储层非均质性,进而影响油藏的发育和分布.
推荐文章
南泥湾油田W区长1油层组储层特征
南泥湾油田
长1油层
储层特征
物性
评价
靖边油田南部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靖边南部
长6油层组
孔隙结构
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
沉积
储层
物性
评价
延长组
甘谷驿
鄂尔多斯盆地
双河油田黄草湾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
双河油田
黄草湾区
长6油层
储层特征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SS油田H1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物性 沉积体系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3
页数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28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虎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20 269 11.0 16.0
3 刘东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7 63 5.0 7.0
6 郭媛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5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层特征
物性
沉积体系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