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制备了微型硅模具,基于硅模具研究了非晶合金Zr41.25Ti13.75Ni10Cu12.5Be22.5的超塑性微零件成形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Zr41.25Ti13.75Ni10Cu12.5Be22.5的过冷液相区间为360~440℃,在过冷液相区间热压成形非晶合金微零件、机械研磨去除零件飞边和采用40%的KOH溶液腐蚀去除硅模具,得到非晶合金微型零件.自主研制了成形设备,仿真分析与实验相结合,解决了成形过程中设备的温度控制问题,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成形结果,实验与仿真结果符合较好.在410℃条件下成功制备出模数0.03、齿数66和厚度500μm的微型内齿轮,齿形轮廓清晰,X射线衍射仪扫描结果显示该微齿轮为非晶结构,从而验证了采用该工艺制备微型零件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Zr基非晶合金超塑性连接的实验研究
Zr基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超塑性连接
Zr55Cu30Al10Ni5非晶合金超塑性成形工艺时间
非晶合金
工艺时间
退火温度
加热速率
二次退火
Zr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膨胀与超塑性
大块非晶合金
超塑性变形
热膨胀
基于多层硅模具的 Zr 基非晶合金双层微小齿轮制备工艺研究
非晶合金
超塑性成形
多层硅模具
双层微小齿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r基非晶合金超塑性成形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超塑性 成形工艺 硅模具 温度控制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船舶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分类号 TG3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广兰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654 12.0 24.0
2 王俊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0 508 10.0 20.0
3 喻强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6 2.0 2.0
4 朱志靖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晶合金
超塑性
成形工艺
硅模具
温度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