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B3LYP/6-311G*水平下研究了铜催化剂作用下2-唑烷酮与2-碘代硒苯发生C-N偶联的反应机制.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能量和振动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计算研究结果显示该反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催化是通过铜与2-唑烷酮上氮配位开始,整个过程中铜催化剂为偶联反应起到了一种桥梁作用,避免了无催化剂作用时直接偶联的四元环高张力的过渡态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易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过渡金属催化剂有利于这类反应反应的进行,并揭示了有效催化作用产生的机制.
推荐文章
CuI催化酰胺与卤代烃偶联反应的研究
铜盐催化
交叉偶联
酰胺
2-噁唑烷酮的合成
2-噁唑烷酮
合成
中间体
手性5-异丙基-2-噁唑烷酮的酶催化立体选择性互补合成
生物催化
卤醇脱卤酶
立体选择性
手性噁唑烷酮
合成
CuI催化苯丙氨酸与溴苯发生C-N偶联反应机理理论研究
苯丙氨酸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碘代硒苯与2-唑烷酮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 偶联反应 反应机理 活化能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分子结构与光谱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5-1002
页数 分类号 O56
字数 51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11.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伯华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9 3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渡金属催化
偶联反应
反应机理
活化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