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生物浮床技术,将水稻移栽到农田退水水面,利用农田退水进行水稻无土栽培。试验设置引入农田退水的培养池中植稻和退水沟中水面浮床植稻二种栽培方式,并以大田栽培水稻为对照,研究水稻生长状况及对农田退水的净化效果及水稻籽粒品质状况。试验结果表明:①水面浮床植稻对农田退水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在培养池中,农田退水TN的去除率可达到90.33%,而排沟中水体处于流动状态,大多数时间水中TN处于较高的浓度;水稻生长状况退水沟中水面浮床植稻优于培养池水面植稻,退水沟中水面浮床植稻植株直接带出水体的氮素更多。②农田退水水面植稻所栽培的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的重金属污染物限量标准。③水面浮床植稻净化农田退水是一个水稻、浮床、退水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合理调节各个因素,创造良好的生态小环境,有利于农田退水的净化和水稻的产量形成。
推荐文章
宁夏引黄灌区退水水质评价研究
引黄灌区
退水水质
灰色聚类法
评价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现状分析
引黄灌区
农田退水
污染
宁夏
宁夏灌区农田退水污染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宁夏引黄灌区
灌溉退水
污染
影响因子
生态农业
宁夏农灌退水对黄河水质的影响研究
农灌退水
面源污染
水质
宁夏灌区
黄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宁夏灌区水面植稻净化农田退水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面植稻 农田退水 净化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6
页数 分类号 S318|S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海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26 631 10.0 25.0
2 朱东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25 221 8.0 13.0
3 马克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5 47 4.0 5.0
4 穆鑫 4 3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面植稻
农田退水
净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