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只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5组.脑门下蛛网膜下腔注射微量青霉素G-K制造大白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分别观察模型组、假手术组、面针组、头针组与卡马西平组大白鼠血浆中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各组间疗效比较.结果: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P物质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日一内啡肤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的体会
三叉神经痛
动物模型
慢性缩窄环术
大鼠
三叉神经痛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332例
三叉神经治疗仪
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与护理
三又神经痛
氨甲酰氮革
经皮电神经刺激镇痛
射频手术
人文关怀
疼痛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三叉神经痛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头皮针刺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血浆中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头皮针 P物质 β-内啡肽 三叉神经痛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崖雪 48 301 10.0 15.0
2 刘潇 29 139 8.0 10.0
3 黄晓媛 9 5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头皮针
P物质
β-内啡肽
三叉神经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