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阐明辽东栎林分布区边界形成的原因,沿秦岭到陕北黄土高原的水热梯度,选取秦岭北坡(鸡窝子)和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南部(陈家山)、中部(槐树庄)及北部(下寺湾)4个辽东栎林样地,测定了辽东栎叶片的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梯度由南到北呈现出由凉湿到偏温干的变化,辽东栎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由13.34 μmol CO2·m-2·s-1、1489.9 μmol·m-2·s-1显著减少到6.99 μmol CO2·m-2·s-1、1055.6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分别由0.313μmol CO2·m-2·s-1、7.49μmol·m-2·s-1显著增加到1.080μmol CO2·m-2·s-1、31.96μmo1.m-2·s-1;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增加趋势,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均显著降低.辽东栎的光合能力沿此梯度逐渐减弱,除黄土高原的陈家山外,其他3个样地辽东栎叶片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无显著差异.陕北森林区北部辽东栎叶片的光化学活性和电子传递速率等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其分布区边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光合作用及抗旱性研究
黄土高原
乡土树种
光合特性
抗旱性
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群落区系研究
黄土高原
辽东栎群落
区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北黄土高原辽东栎林分布区北部边界形成的光合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辽东栎 光响应曲线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参数 气孔密度 陕北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9-1415
页数 分类号 Q94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明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5 2510 28.0 45.0
2 刘晓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1 387 12.0 18.0
3 张晓飞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3 2.0 2.0
4 蒙乾财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7)
共引文献  (60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辽东栎
光响应曲线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参数
气孔密度
陕北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