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疫情现状、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 应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全区304例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综合分析涪陵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 涪陵区艾滋病人群感染率为0.13%(95%可信限:0.12%~0.14%,P=0.05),男性高于女性(x2=12.1,P<0.005);性途径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占性感染的37.41%;注射式吸毒感染有下降趋势;各人群感染率差异明显,91.26%的感染者为20~50岁,且文化程度较低;全区感染者均为HIV-1型病毒感染.结论 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流行,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中,性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方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感染者及发病死亡人数增长迅速,流行趋势有进入高速增长期的可能.
推荐文章
重庆市北碚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高危行为调查
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
高危行为
1995年至2011年开远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重庆市某县2003~2012年HIV/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获得性免疫综合征
流行病学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分析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5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青川 1 0 0.0 0.0
2 甘业光 1 0 0.0 0.0
3 易先国 1 0 0.0 0.0
4 余天莉 3 0 0.0 0.0
5 康小丽 1 0 0.0 0.0
6 李秀英 1 0 0.0 0.0
7 黎永梅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4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9-6639
11-452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2-764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