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结构性土存在着其特有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次固结特件也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与重塑士.通过对连云港天然沉积原状土和重塑土进行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研究了典型结构性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由于受结构性影响,结构破坏前后其次固结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结构屈服前(固结压力小于固结屈服压力)不发生次固结变形或次固结变形甚微;当土体处于屈服状态时,土体次固结变形突然增大,次固结系数Cα出现峰值;结构屈服后(固结压力大于固结屈服压力),Cα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与当前的应力水平和时间密切相关的特性,应力水平对Cα的影响会随着次固结时间的增长而削弱.基于以上机制,建立了考虑结构性影响的次固结变形计算模型,该模型中Cα不仅与压缩指数Cc有关,且也与时间有关,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Cα值和次固结变形均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推荐文章
强结构性天然沉积土的强度变形特性
压缩性状
固结屈服压力
天然沉积硅藻土
强度性状
强结构性
软土结构性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
软土结构性
次固结系数
结构屈服压力
天然沉积结构性软土的超载预压变形性状试验
超载预压
天然沉积土
结构性
压缩试验
变形规律
海积软土固结变形的结构性模型研究
海积软土
结构效应
固结变形
结构性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沉积结构性土的次固结变形预测方法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次固结 天然沉积结构性土 固结屈服压力 沉降计算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3142
页数 分类号 TU4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1.10.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松玉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87 9713 52.0 75.0
2 杜延军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68 1331 19.0 35.0
3 曾玲玲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 128 4.0 6.0
5 洪振舜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60 1312 22.0 33.0
6 章定文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68 1000 18.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次固结
天然沉积结构性土
固结屈服压力
沉降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