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金沙江干流金安桥水电站为例,研究了大型水电站工程建设期内不同施工部位土壤流失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汛期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2.9%以上,汛期是土壤流失发生的主要时段.受建设内容、施工时段、施工进度和降雨量的影响,各部位土壤流失量变化趋势不同:弃渣场松散堆积物流失量呈现"较小→增大→减小"的趋势,2005年施工开始,2006年达到峰值;施工道路土壤流失量逐年递减;料场土壤流失量年际变化呈现单峰型,2007年达到峰值;施工营地仅在前两年建设中有土壤流失,硬化、绿化后基本无土壤流失产生.河道泥沙含量具有"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平衡"的趋势.金安桥水电站建设7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达67 642.4 t,其中施工道路占50.9%、渣场占28.7%,施工道路和渣场是水土流失敏感部位和重点部位.
推荐文章
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水电站
风险管理
策略分析
时间同步系统在水电站建设中的应用
时间同步系统
水电站
GPS
BDS
IRIG-B
吉沙水电站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分布
水电站
水土流失
特点及分布
资金筹划在阿海水电站建设中的应用
资金、筹划
阿海水电站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土壤流失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电站工程 土壤流失动态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分类号 S157.2
字数 5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941.2011.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仕艳 7 43 3.0 6.0
2 原海红 8 29 3.0 5.0
3 陈奇伯 65 344 9.0 13.0
4 陈瑜 3 5 2.0 2.0
5 雷俊杰 11 75 4.0 8.0
6 马炜 5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开发建设项目
水电站工程
土壤流失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
月刊
1000-0941
41-1144/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36-2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1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