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浮选脱碳、超细分选方法得到D<,50>为4.66μm的超细粉煤灰微珠,利用分形理论优化超细粉煤灰微珠、G级水泥、硅灰配比,制备了密度为1.40g/cm<'3>低密度水泥浆,评价了该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及水泥石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好,50℃和80℃下该水泥石早期抗压强度均高于相同密度漂珠体系水泥石.该水泥石80℃×1d条件下的有害孔所占比例为10.1%,而相同密度漂珠体系的有害孔比例为65.9%,由此可见分形理论设计的三元体系颗粒级配合理,有效降低了有害孔含量,有利十水泥石早期抗压强度的发展.
推荐文章
新型抗高温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
高温固井
大温差
低密度水泥浆
粉煤灰
增强剂
粉煤灰超细玻珠复配轻集料在固井低密度水泥浆中的作用
粉媒灰
超细玻珠
轻集料
低密度水泥浆
固井
空心玻璃微珠低密度水泥浆的初步研究
固井
低密度水泥浆
减轻剂
空心玻璃微珠
漂珠对低密度水泥浆密度的影响
低密度水泥
漂珠
水泥浆密度
压力
搅拌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分形理论超细粉煤灰微珠低密度水泥浆的制备
来源期刊 硅酸盐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细粉煤灰微珠 分形理论 低密度水泥浆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3
页数 分类号 TQ172
字数 3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晓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8 996 17.0 25.0
2 华苏东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0 368 9.0 15.0
3 王杰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44 4.0 6.0
4 黄永洪 江苏石油勘探局钻井处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细粉煤灰微珠
分形理论
低密度水泥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通报
月刊
1001-1625
11-5440/T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80-77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