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对机械波进行吸收的超材料梁,超材料梁由若干质量-弹簧微结构系统和一根各向同性梁构成.通过对两种不同结构的质量-弹簧系统的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负有效质量"和"负有效刚度".根据Hamilton原理,导出了超材料梁的代表性胞元的控制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有限超材料梁对机械波的吸收性能,一种是弹性系数线性变化的质量-弹簧系统在有限梁内均匀分布,另一种是由固有频率线性变化的弹簧-阻尼器子系统构成四个相同吸收器子群在有限梁内均匀分布.模拟结果表明,进入梁中的机械波与质量一弹簧振子构成的吸收器系统发生了共振,对机械波起到了理想的吸收,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超材料梁对机械波吸收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声学超材料平板对机械波吸收性能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质量-弹簧微结构
光学振动模式
机械波
声学超材料等效平板
并条工序机械波对后工序的影响
并条
胶辊
机械波
圈条效应
条干CV值
机械波"半波损失"的谐波分析
波动方程
相位
半波损失
细纱胶辊机械波的分析与控制
细纱
胶辊
机械波
质量
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超材料梁对机械波振动吸收的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材料梁 负有效质量 负有效刚度 机械波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60
页数 分类号 TB53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惠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71 627 15.0 21.0
2 杜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93 1059 18.0 25.0
3 林国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10 61 5.0 7.0
4 孙宏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9 146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材料梁
负有效质量
负有效刚度
机械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