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无机盐工业       
摘要:
通过连续逆流萃取对原料湿法磷酸先进行净化,萃取后的有机溶剂相直接用氨反萃取生成磷铵晶体,再沉降使晶体与有机萃取剂分离,实现磷铵直接反萃结晶和萃取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用氨直接固液反萃湿法磷酸生产磷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剂组成为V(磷酸三丁酯):V(稀释剂)=1:1,原料磷酸浓度为w(P2O5)=40%~50%,萃取剂用量为V(萃取剂):V(原料磷酸)≈3:1,萃取搅拌时间约为5 min,氨用量控制为氨反萃结晶后的液相pH≈7,固液反萃-结晶温度为15~20℃.最终所得的磷铵晶体中W(氮)>20%、W(五氧化二磷)>50%,原料湿法磷酸中的五氧化二磷一次性利用率接近50%.该法所得磷铵晶体中氮磷含量均接近工业磷酸二铵(98%)标准,远大于国家肥料级农用磷铵产品标准.
推荐文章
盐酸法湿法磷酸净化生产工业磷酸二氢钾研究
磷酸
盐酸
磷酸二氢钾
萃取
磷酸三丁酯
利用萃余磷酸制取重过磷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
湿法磷酸
萃余磷酸
重过磷酸钙
化成法
湿法磷酸净化生产工业磷酸一铵研究
湿法磷酸
磷酸净化
工业级磷酸一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液反萃湿法磷酸生产磷铵的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盐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湿法磷酸 磷铵 固液反萃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分类号 TQ126.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990.2011.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林锋 武汉工程大学磷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19 91 5.0 9.0
2 熊祥祖 武汉工程大学磷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17 113 6.0 10.0
3 李志保 武汉工程大学磷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7 75 4.0 7.0
4 魏世辕 武汉工程大学磷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7 75 4.0 7.0
5 李文歆 武汉工程大学磷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8 8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法磷酸
磷铵
固液反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盐工业
月刊
1006-4990
2-1069/TQ
大16开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1960-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10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1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