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的投影进行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从电生理的角度进行观察.方法:治疗时选取运动区下点(相当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2/5在头皮表面投影的部位),应用经颅重复针刺的方法,对周围性面瘫面部肌肉活动即刻反应进行观察,同时以肌电图变化为观察指标.通过经颅重复针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运动传导M波潜伏期、波幅及运动单位电位活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①经颅重复针刺运动区下点对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总有效率为93.3%;②针刺可以缩短运动M波潜伏期,增加运动M波波幅及改善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结论:针刺运动区下点能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面神经运动传导M波潜伏期波幅异常变化,为临床头部腧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治疗方法和思路.
推荐文章
经颅重复针刺对60例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研究
经颅重复针刺运动区下点
面神经损伤
腧穴特异性
PRP与NGF对面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对比研究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神经生长因子
面神经损伤
硅胶神经再生室
神经再生
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
面神经损伤
作用机制
综述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运动区下点对面神经损伤修复的电生理研究
来源期刊 针灸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颅针刺运动区下点 面神经损伤 电生理研究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分类号 R246.6
字数 19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779.2011.08.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瑜 6 28 4.0 5.0
2 李倩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7 10 2.0 3.0
3 刘丽莉 8 42 4.0 6.0
4 卫哲 16 99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颅针刺运动区下点
面神经损伤
电生理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灸临床杂志
月刊
1005-0779
23-135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17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3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1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