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水浸渍制备负载钌炭催化剂,用N2物理吸附、Boehm滴定、X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超临界甲醇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及表面基团相对含量的影响,并以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为模型反应对钌基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活性炭的孔结构性能变化不大,但可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含氧酸性基团的含量,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升高,增强了载体和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钌的分散度,从而提高所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实验范围内,当超临界甲醇的温度为300℃,处理时间为12 h时,在4.0 MPa、120℃、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5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按Ru单位质量计)达到了118.65 mmol/(min·g),是未处理活性炭的1.96倍.
推荐文章
活性炭表面性质对污染物脱除影响
活性炭
水处理
表面物理性质
表面化学性质
活性炭表面性质对其吸附及氧化氢醌的影响
活性炭
吸附
模型
氢醌
含氧官能团
微波改性对活性炭及其甲醇吸附的影响
微波
改性活性炭
吸附
甲醇
预处理方法对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活性炭
预处理
微观结构
吸附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甲醇处理对活性炭表面性质及钌炭催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超临界 活性炭 钌基催化剂 表面基团 葡葡糖加氢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6-941
页数 分类号 O643
字数 4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1.005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群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267 8.0 15.0
2 徐三魁 郑州大学化学系 57 284 10.0 13.0
6 王晓栋 郑州大学化学系 8 21 3.0 3.0
7 李利民 郑州大学化学系 44 337 10.0 17.0
8 李蕊 郑州大学化学系 12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
活性炭
钌基催化剂
表面基团
葡葡糖加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