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鉴定与筛选优良绿肥用豌豆品种资源.收集我国不同地区的50份豌豆品种及品种资源作为供试材料,经过3年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试验,根据豌豆的11项性状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豌豆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评价.绿肥用豌豆叶部性状变异范围大于荚部性状;各指标中,叶片宽的变异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196.68.在划分的5个类群中,1类品种小区鲜草产量≥4.46 kg,籽实产量≥2.45 kg,生育期为88 d左右.豌豆鲜草产量与生育期、叶片长、单株荚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籽实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鲜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质高产品种资源白瓜皮和阿杂山藜豆.
推荐文章
甘肃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评价
箭筈豌豆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豌豆种质资源苗期耐旱鉴定
豌豆
种质资源
抗旱性
隶属函数法
国内豌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国内豌豆
种质资源
形态多样性
聚类分析
532份箭筈豌豆种质资源复叶表型多样性
箭筈豌豆
复叶
表型性状
多样性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牧交错带绿肥用豌豆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豌豆 绿肥 牧草 性状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
页数 分类号 S551
字数 2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振华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8 94 6.0 8.0
2 段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57 575 13.0 22.0
3 妥德宝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59 1076 19.0 31.0
4 曹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14 2072 26.0 41.0
5 姚俊卿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10 6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牧交错带
豌豆
绿肥
牧草
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