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淋清颗粒治疗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CP)动物模型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根据文献制造免疫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分别作为热淋清高组、热淋清低组、模犁组和正常组.热淋清高组和热淋清低组分别按2g/kg、1g/kg给予热淋清颗粒灌胃,qd;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qd;30d后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手术切取前列腺,HE染色鉴定大鼠成炎情况以及免疫组化检测CD4+、CD8+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前列腺组织正常,前列腺结构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前列腺可见轻重不同的炎症细胞浸润.热淋清高组绝大部分基底膜结构完整,前列腺上皮呈立方或柱状,无破坏及增生,间质有极少昔淋巴细胞浸润和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热淋清低组局部组织结构完整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腺腔细胞不均匀增生,间质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较为明显,中等量炎性细胞浸润,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热淋清组随着剂量增加,前列腺组织CD4+表达上调、CD8+表达下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例下降.结论 热淋清颗粒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使前列腺组织中CD4+表达上调、CD8+表达下调从而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的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电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例
电化学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内注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0例
慢性前列腺炎
局部用药
肌肉注射
抗生素
激素
清前方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清前方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角叉菜胶
舍尼通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淋清对Wistar大鼠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组织内CD4+、CD8+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男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热淋清 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 CD4+、CD8+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分类号 R697.33
字数 25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48.2011.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静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14 53 4.0 7.0
2 代宏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14 34 4.0 5.0
3 李以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10 36 4.0 6.0
4 李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11 48 5.0 6.0
5 孔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11 30 4.0 4.0
6 王成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9 28 4.0 5.0
7 裴冬杰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淋清
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
CD4+、CD8+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男科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848
31-1762/R
大16开
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
4-48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