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DEM提取流域河网、生成子流域的理论方法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DEM生成河网的过程中形成的网格流向矩阵和网格累积矩阵能够充分揭示流域网格单元的水流方向特征和汇水面积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关系能够对流域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本文在DEM提取流域河网的基础上,结合网格流向矩阵,精确解析DEM中河道网格与对应坡岸带汇水区网格的流向关系和位置关系,提出了划分流域河网坡岸带汇水区的方法,能够对流域进行深层次地划分,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推荐文章
基于DEM的北部湾入海河流汇水区及子流域划分
北部湾经济区
水文特征
环境治理
水系流域
水利工程
平原河网地区汇水区的划分方法——以上海市为例
汇水区
河网
平原
数字高程模型
汇流
城市雨水流域汇水区自动划分
GIS
流域分割
汇水区
雨水流域汇水区
DEM
平原河网地区汇水区的划分方法——以上海市为例
汇水区
河网
平原
数字高程模型
汇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EM划分流域河网坡岸带汇水区的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测绘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DEM 流域河网 坡岸带汇水区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217|P20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丙辉 209 6824 49.0 74.0
2 孟伟 149 5206 40.0 67.0
3 雷坤 86 1486 22.0 35.0
4 乔飞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31 348 10.0 18.0
6 张万顺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66 714 16.0 24.0
7 王艳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56 664 13.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29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EM
流域河网
坡岸带汇水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绘科学
月刊
1009-2307
11-4415/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
2-945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5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67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