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现代农学学科的形成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主导的实验科学归纳论思维,取得农业产量巨增的同时,却破坏了农业可持续性赖以维持的自然基础.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日益清晰,农学学科及其教育体系的重构也日益迫切.联姻生态学,建立以“农业生态学”为核心科目的新农学理论体系,并据此调整和拓宽“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农学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建立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的新农学应用体系,以融合现代生物工程、生态工程、信息工程和材料工程技术;也意味着我国“古代”演绎论和西方“近代”归纳论携手为实现“现代”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推荐文章
用生态学思维重构传统农学学科: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作为核心应用科目
传统农学
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全球食品系统
用生态学思维重构传统农学学科:生产生态学的角色
农学
还原论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学
农业生态学
生产生态学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落实策略
农业专业
实践教学
素质教育
知识体系
罗振玉与晚清农学的兴起
罗振玉
《农学报》
农科监督
农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学科与专业的“农学”之历史反思与体系再构——以农业生态学作为新农学的核心理论科目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农学学科 归纳论 演绎论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5-1460
页数 分类号 S181|S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11.2011.014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松良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39 595 11.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学学科
归纳论
演绎论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