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tlln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共32例(32眼),病程10 d~1 a,行玻璃体腔注射25 g·L<'-1>Bevacizumab治疗,注射次数为1~3次,间隔4周,治疗后随访4~18个月,对比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造影检查显示的渗漏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的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平均logMAR视力分别为0.235 90±0.197 51和0.397 50±0.272 8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530,P<0.001).OCT显示术前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为(317.72±75.01)μm,末次随访为(206.28±31.56)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57,P<0.001).造影显示渗漏消失者18眼,减少者12眼,渗漏持续者2眼.随访期间有5眼出现小片结膜下出血,1眼出现少量玻璃体腔出血,注射后第2天3眼眼压有明显下降,未见其他并发症.2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6.25%,复发病例进行再次注射治疗仍有疗效.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推荐文章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Bevacizumab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药物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Bevacizumab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注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2-7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3.4
字数 4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春潮 陕西省西安市两安市第四医院眼科 4 8 2.0 2.0
2 王睿 陕西省西安市两安市第四医院眼科 4 11 2.0 3.0
3 孙文涛 陕西省西安市两安市第四医院眼科 2 4 1.0 2.0
4 雷春灵 陕西省西安市两安市第四医院眼科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