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安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刀具划痕类微孔和微导电屑等缺陷.在分析界面电痕破坏过程中的放电光和炭化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划痕类微孔对交联聚乙烯一硅橡胶界面电痕破坏的影响.试验中使用1片聚乙烯和1片硅橡胶样品模拟交联电缆接头的界面并在界面两端设置电极.界面划痕分为分布在两电极之间、连接高压电极、贯穿两电极3种情况.高压实验电源施加于两电极上直至界面电痕破坏.使用摄像机录制了界面从放电至电痕破坏整个过程的放电光和炭化通道分布.随后,对放电光和炭化通道的宽度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划痕增强了电荷的输运,易导致界面放电和电痕破坏.界面存在微导电屑时的界面放电光和炭化分布特征证明了这个结论.
推荐文章
交联聚乙烯和硅橡胶界面修复前后电气性能分析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界面
潮湿
修复
拉伸状态下硅橡胶/交联聚乙烯双层介质界面的空间电荷特性
拉伸率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空间电荷
电缆附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划痕类微孔对交联聚乙烯—硅橡胶界面电痕破坏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压电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界面 微孔 放电光 炭化 电痕破坏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4
页数 分类号 TM247
字数 3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古亮 29 76 4.0 8.0
2 夏岩松 1 5 1.0 1.0
3 骆立实 2 92 2.0 2.0
4 李永东 2 6 1.0 2.0
5 张金祥 5 52 4.0 5.0
6 魏晓伟 1 5 1.0 1.0
7 魏海军 1 5 1.0 1.0
8 张宇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界面
微孔
放电光
炭化
电痕破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压电器
月刊
1001-1609
61-1127/TM
大16开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52-3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86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