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评价不同增产措施对储层渗流能力的改变量.当前常用的产液指数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价储层综合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但该方法不能把储层有效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的改变量分开单独评价.为此引入渗透率比率概念,建立定量描述储层绝对渗透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将产液指数分析方法和渗透率比率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准确地评价增产措施对储层参数的改变量及其实施效果.采用渤海某油田X24井实际生产数据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渗透率比率和产液指数方法综合评价酸化后储层渗流能力的变化量.结果表明,2种方法有效结合,能够准确地评价增产措施效果.
推荐文章
大庆外围油田储层裂缝综合描述技术
储层裂缝描述
裂缝预测
地震蚂蚁体
裂缝建模
双重介质
中东H油田不同注入水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注入水
渗流能力
储层
数学模型
润湿性
中东地区
一种储层描述新方法在渤海JX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X油田
沙河街组
古地貌
储层描述
储层地质建模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储层表征
相控建模
地质统计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储层渗流能力定量描述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特种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绝对渗透率 产液指数 渗透率比率 增产措施 评价指标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5
页数 分类号 TE311
字数 24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1.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新春 14 17 3.0 3.0
2 郑春峰 25 47 5.0 6.0
3 谷丽红 4 20 3.0 4.0
4 郝晓军 4 20 3.0 4.0
5 赵忠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绝对渗透率
产液指数
渗透率比率
增产措施
评价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油气藏
双月刊
1006-6535
21-1357/TE
大16开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17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