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药用部位的甘西鼠尾草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定量环控制),室温,理论塔板数按丹参酮ⅡA峰计算不低于2000.结果: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5~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6.755x+16.714,r=0.9987,平均回收率为99.0%.栽培品种甘西鼠尾草丹参酮ⅡA含量为1年生0.291%,2年生0.553%,3年生0.759%,野生品种为0.489%.药店购买丹参为0.573%.结论:在青藏高原,野生及人工种植品种的甘西鼠尾草中丹参酮ⅡA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甘西鼠尾草茎、叶中丹参酮含量明显低于根部丹参酮的含量,不宜作为药材使用.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益心通脉颗粒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益心通脉颗粒
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HPLC法
RP-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
复方丹参胶囊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素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P-HPLC测定甘西鼠尾草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来源期刊 北方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药品质量及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分类号 R927.2
字数 19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裕馨 青海大学医学院 21 64 5.0 7.0
2 刘占厚 青海大学医学院 37 106 6.0 9.0
3 陈湘宏 青海大学医学院 51 123 6.0 8.0
4 王津慧 青海大学医学院 24 73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西鼠尾草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方药学
月刊
1672-8351
15-1333/R
16开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6路
16-421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95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472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