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污泥膨胀的发生与进水水质和运行工况密切相关,为弄清碳源类型是否会引发污泥膨胀,以及不同碳源是否会导致不同的优势丝状菌,在3个严格控制运行条件的序批式反应器中,分别采用乙酸钠、葡萄糖、淀粉作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类型对污泥沉降性能及丝状菌生长的长期影响.当反应器内底物浓度梯度低导致微生物贮存能力下降时,乙酸钠、葡萄糖作碳源的污泥出现了大量丝状菌繁殖,引发了严重污泥膨胀,SV1超过了600ml·g-1.而淀粉作碳源时污泥絮体结构始终松散多孔,SVI值在300 ml·g-1以内,污泥沉降性能并未出现严重恶化.乙酸钠和葡萄糖作碳源时第一优势丝状菌分别为Thiothrix nivea和S.natans,淀粉作碳源时第一优势丝状菌为N.limicolaⅡ和M.parvicella.可见,碳源类型的不同将会导致污泥出现不同的底物代谢特性,而污泥膨胀的发生与微生物的动力学和底物贮存特性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氮/磷缺乏对污泥沉降性能及丝状菌生长的影响
需氧
营养元素
氮磷缺乏
污泥膨胀
丝状菌
沉降
分子生物学
丝状菌污泥膨胀简化机理模型
丝状菌污泥膨胀
生长动力学
简化机理模型
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微观研究方法进展
丝状菌
丝状菌膨胀
丝状菌鉴定
低强度超声波对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及污泥减量的影响
活性污泥
超声处理
污泥膨胀
污泥减量
沉降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源类型对污泥沉降性能及丝状菌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碳源 污泥沉降性能 底物贮存 丝状菌污泥膨胀 丝状菌 菌胶团菌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和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1-3477
页数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1.12.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99)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源
污泥沉降性能
底物贮存
丝状菌污泥膨胀
丝状菌
菌胶团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