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每年因犯罪行为侵害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人数达到百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对国外立法经验和发展规律分析来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性质一般为社会保障性质.我国对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主体范围界定、申领程序、救助资金标准等应参照这一理念做出符合国情的规定,保证救助制度的可实行性,从而达到形式正又向实质正义的转变.
推荐文章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之完善
刑事被害人
社会救助
救助指引
救助网络
刑事被害人程序权利的缺失与平衡
刑事被害人
程序权利
被害人诉讼权利
诉讼地位
平衡
权利救济
发展历史
刑事诉讼
浅析刑事被害人救助的途径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
保障
检察视野下的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
特困刑事被害人
救助制度
检察机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立法构建
来源期刊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 刑事政策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制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2
页数 分类号 D925.2
字数 29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俊娥 1 0 0.0 0.0
2 何霞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
刑事政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0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