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DR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痛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科诊治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来自4个家庭,其中一家为三姐弟,一家为双胞胎.发病年龄1-7岁,均表现为最先累及下肢的肌张力不全,行走困难,早晨轻,下午和晚上重,持续较长时间者会出现弓形足.初步诊断后予小剂量多巴制剂试验性治疗,数小时即有明显改善,规律用药后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本病以肌张力不全导致的下肢行动异常为首发症状,病情差异较大,多有晨轻暮重的特点,早期诊断并予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7例临床分析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
左旋多巴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36例临床分析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病因
临床特点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0例分析
肌张力障碍
左旋多巴
美多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的临床分析(附7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肌张力不全 左旋多巴 晨轻暮重
年,卷(期) 201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分类号 R725
字数 2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11.21.0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青英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35 181 8.0 12.0
2 张银芳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12 37 3.0 6.0
3 杨彩凤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18 33 3.0 5.0
4 刘晓莉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8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张力不全
左旋多巴
晨轻暮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