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沁水盆地南部潘河煤层气田具有煤级高、产水量少、煤粉多、产气量高等特征,研究其排采规律,建立适合该气田特征的排采理论,已成为当务之急.遵循吸附解吸渗流、排水降压产气的煤层气基本理论,以潘河先导性试验井的排采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动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全面研究该煤层气田煤层气井产水量、产气量、压力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潘河煤层气田单井产气量高,多数井的产水量几乎为零,气井保持较高的井底流动压力,煤层气井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的产气能力;在原煤层气生产划分的单相流、非饱和单相流动和两相流动3个阶段之后增加了饱和气体单相流阶段;达到单相饱和气体产出阶段时间(只产气不产水)一般需1~2年,开始进入产气高峰需要2~3年;向斜部位煤层气气井不仅产气量偏高,同时也大量产水,这对井网整体降压具有显著的贡献作用;煤层气井的钻井完井、增产压裂技术和排采技术对煤层气生产也有影响,氮气泡沫压裂井返排时间短,压后快速产气并能保持稳定高产.
推荐文章
沁南潘河煤层气田区域地质特征与煤储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沁水盆地
南部
潘河煤层气田
区域地质
储集层
特征
水文地质条件
产能
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稳控精细排采技术
沁水盆地
南部
潘河煤层气田
稳控精细排采技术
渗透率
含气饱和度
修井作业
沁南潘河煤层气田区域地质特征与煤储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沁水盆地
南部
潘河煤层气田
区域地质
储集层
特征
水文地质条件
产能
潘河地区煤层气井典型生产特征及分析
泌水盆地
煤成气
开采
特征
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生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南部 潘河煤层气田 排采 生产特征 影响因素 控制因素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大气田巡礼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分类号 TD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1.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建平 42 1672 26.0 40.0
2 张健 26 182 7.0 13.0
3 王赞惟 5 49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36)
二级引证文献  (135)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沁水盆地
南部
潘河煤层气田
排采
生产特征
影响因素
控制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