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pSUPER质粒为载体,构建shRNA VDAC1质粒.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缺氧预处理(APC)组、pSUPER-VDAC1-A/R组和pSUPER-A/R组.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VDAC1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A/R处理后,VDAC1表达上调,细胞存活率下降,LDH和CPK活性增高,线粒体膜电位崩溃;而APC则能抑制VDAC1的上调,并对抗A/R损伤;与APC相似,通过RNA干扰下调VDAC1后,亦能有效保护心肌细胞,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下调VDAC1可有效对抗A/R损伤引起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维持线粒体膜电位,保护心肌细胞.
推荐文章
阿片受体激活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δ阿片受体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活性氧响应负载环孢菌素A纳米粒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环孢菌素A
纳米粒
活性氧
乳化溶剂挥发法
缺氧/复氧损伤
缺氧-复氧对心室肌细胞的损伤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白藜芦醇对抗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介导心肌损伤作用的研究
白藜芦醇
线粒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1120
页数 分类号 R363
字数 4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718.2011.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明 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与分子治疗学教研室 66 320 11.0 14.0
2 章志玲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15 65 6.0 7.0
3 李娟 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与分子治疗学教研室 46 145 6.0 10.0
4 廖章萍 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与分子治疗学教研室 13 65 5.0 7.0
5 邹逢琳 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与分子治疗学教研室 4 13 1.0 3.0
6 尹淑华 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与分子治疗学教研室 4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