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去上皮瓣Epi-LASIK手术的临床特性及其与传统Epi-LASIK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对28例双眼近视患者(屈光度< -6.00 D)一眼行去上皮瓣的Epi-LASIK(去上皮瓣组),另一眼行传统的Epi-LASIK(传统组),术毕均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身对比观察,随诊时间分别为Ⅰd、3d、7d、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术后角膜刺激征、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状态、Haze等指标进行评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5d去上皮瓣组疼痛感和流泪症状明显轻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上皮瓣组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3.57±0.88)d,传统组为(4,22±0.9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d去上皮瓣组裸眼视力即可达到0.95±0 19,明显高于传统组的0 83±0.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上皮瓣组在术后7d、1个月时残余柱镜度数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3个月以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随访期末,两组Haze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去上皮瓣的Epi-LASIK能明显减轻术后角膜刺激征,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对散光的矫正效果明显,且不加重Haze的发生,是角膜厚度偏薄的中低度近视患者的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
推荐文章
Epi-LASIK和去上皮瓣Ep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近视
去上皮瓣的Epi-LASIK临床观察
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
去上皮瓣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
高度近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去上皮瓣的Epi-LASIK与传统的Epi-LASIK术后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近视 Epi-LASIK 角膜上皮瓣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3-9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9.6
字数 34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德杰 烟台开发区医院眼科 2 5 1.0 2.0
2 王显江 烟台开发区医院眼科 1 1 1.0 1.0
3 胡隆基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视
Epi-LASIK
角膜上皮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