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银合欢豆象象[canthoscelides macrophthalmus (Schaeffer,1907)]是银合欢属Leucae植物种子上的重要害虫,除银合欢外,也可蛀食南洋楹(Falcataria moluccana)种子.在75%RH及20~35℃的条件下,卵期为4~12d.幼虫期为18~37 d,蛹期为5~11 d.成虫寿命17~31 d,雌雄性别比约为1∶1.在75%RH及26℃条件下,银合欢豆象完成1个世代需要44~48 d.在野外,银合欢豆象在幼龄阶段常被一种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柄腹姬小蜂属(Pediob ius Walker)寄生.在75%~80% RH及25~30℃条件下,使用56%磷化铝片剂对银合欢豆象进行熏蒸,用药量7~9 g/m3,熏蒸时间48~72h,成虫、幼虫及蛹死亡率100%.
推荐文章
银合欢害虫记述
中国
银合欢害虫
种类
银合欢豆象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银合欢豆象
Maxent生态位模型
潜在分布区
ArcGIS软件
云南省
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栗雪片象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技术
吉林地区绿豆象生活规律及防治研究
绿豆象
生活规律
防治
吉林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合欢豆象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银合欢豆象 生物学 天敌 防治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0-2345
页数 分类号 S433
字数 4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1.1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虞道耿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43 268 8.0 13.0
2 周祥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4 48 4.0 5.0
3 陈青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52 485 11.0 20.0
4 王涛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64 25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合欢豆象
生物学
天敌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